(通讯员 叶芳)6月25日,2024年“巴楚艺术与长江三峡文化论坛国际学术会议”期间,公司2023级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门昊同学应邀参会并宣读研究成果。
门昊同学的论文《屈原形象域外构建与传播效果研究——基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来华职工的调查》来自于导师席敬教授团队的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“三峡艺术文化名人南亚传播的跨文化翻译研究”。在团队老师指导下,门昊同学制订研究计划、开展问卷调查、分析调查数据,最终撰写成论文,投稿后获得会议主办方认可,受邀参加会议并宣读研究成果,获得在场的专家学者好评。

文章认为,屈原是长江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向域外推介屈原形象,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。文章基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来华职工的调查,分析他国文化视域下的屈原形象及其域外传播效果。在屈原形象的构建方面,研究发现,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屈原是“诗人”、“爱国者”,与我国对屈原形象的构建基本一致;而屈原所体现的主要精神“爱国”、“忠诚”品质,也为调查对象所在国的价值观所认可。在屈原形象的传播效果方面,调查发现,调查对象中有七成对屈原有一定的了解程度,但了解程度不深;在对屈原有了解的调查对象中,仅有五分之一通过域外传播了解,屈原形象在域外的传播效果有限。针对现状,可通过优化传播内容、转变传播主体、创新传播媒介等方式,扩大传播受众,进一步提高屈原形象在域外的曝光度与知名度。
据悉,此次会议聚焦巴楚艺术与长江文化、巴楚艺术与长江大保护主题,为巴楚艺术与长江三峡文化的研究提供交流平台,旨在为长江大保护和文化传承贡献智慧和力量,彰显了学科融合发展的重要性。
部门审核员:叶芳 终审:席敬